来源:文汇报 2009年11月25日 7版
记者:唐闻佳
标题:计钟授课频现 坐而论道难求 大学师生学术交流淡漠,关系逐渐走向异化
上了一学期的课,老师学生居然互不相识。这边厢,大学生抱怨“找不到老师,索性不找”;那边厢,老师叫屈“盼不来学生,索性不盼”。就在这不找不盼之间,眼下大学的师生关系逐渐走向异化。
到底是老师忙于学术无暇顾及学生,还是如今的学生没有求教老师的学术意识?在记者走访沪上高校的过程中,各执一词的师生们倒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: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很淡漠,离彼此心目中的大学之道,已经越来越远了。
学生不爱谈学术?
当下的师生关系,似乎正在应验马一浮当年的论断:当今学校,有如商号,计钟授课,铃响辄止。
根据网络上一份题为“大学师生关系调查”的问卷,谈及“影响最大的老师出现在哪个学习阶段”,只有5%的大学生投票给大学教师。有学者指出,影响式微与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减少关联在这份问卷调查中,仅有5%的学生选择“和老师在课余时间有交流”。
不少高校老师指出,难得挤出的答疑时间,学生鲜有问津,“积极提问”的情况只出现在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前——“询问考试范围”。
对此,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表示,师生在学术探讨方面的交流,还需老师主动,改变教学理念。“一味灌输,自然不能引发思考,多设一些引导性环节,才能弥补师生间的隔阂。”杨德广建议,为了弥补相对疏远的师生关系,老师们不妨采取主动的策略,给学生提问和就某一专业领域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。
老师不在大学里?
部分高校教授忙于学术无暇顾及学生,也有部分老师在校内讲课如同嚼蜡,校外赚钱风生水起。老师的“缺席”,扼杀了不知多少大学生的学术激情。
目前全国有不少高校把校区搬到了相对偏远的大学城。老师为减少路途上时间,课程安排就相对集中。在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几所高校里,有老师甚至一周就到校一天,课程满满当当,好不容易等到最后一节课下课,学生欲请老师答疑解惑,老师无奈作答:对不起,我要赶班车!
“坐而论道”机会越来越少,而被师生共同引入的所谓“市场经济”规则,则进一步恶化了原本纯洁的“教与学”的关系。在沪上某高校就读硕士研究生的小余透露,学生送钱送礼给老师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。“因为老师拿捏着论文生杀大权,还有各种留学、求职机会,人人都送,自己不送,怕被冷落。”
科研成了老师的镣铐?
然而,说到老师的“忙碌”以及对学生的冷淡,不少高校老师也是一肚子苦水。他们抱怨最集中的就是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估考核体系过于“重科研,轻教学”。
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从教11年的老师告诉记者,科研成果和职称认定息息相关,是评价老师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。“既然考评老师最主要的是看每年发多少论文、有多少成果获奖,老师怎么可能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呢?”
当科研成了戴在老师手上的镣铐,上课讲学便成了老师不得不承担的“负担”。上海海洋大学一名专业课老师直言:“高校教学不同于中学,内容可以几年不变。高校上专业课的老师,必须把新的例子和信息介绍给学生,这给老师备课提出不少挑战。一堂一个半小时的课,备课时间少则5小时,多则十几个小时。”但是,忙着完成科研任务的老师们,还能挤出多少业余时间安心备课、上课呢?更有多少老师能够在课余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呢?后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的耗费,根本不计入对老师的考核,倒好像成了老师的道德义务。
“部分高校的确比较重科研,可是科研不能成为老师推开学生的借口。”对于种种异化的师生关系,诸多专家表示担忧,因为大学毕竟重在育人。